乳腺癌的診斷與鑒別
本文已為 位患者解決了婦科相關疾病的疑問 點擊免費咨詢醫生(一)臨床診斷
1.病史
①年齡30歲以下的婦女,月經初潮于12歲以前,53歲以后絕經,未婚或婚后未育;
②30歲以后生育,生育后未哺乳,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,應視為高危人群。
2.癥狀
①乳房腫塊為乳癌的首要癥狀,大多為單發。腫塊質硬,邊緣不整,少數如橡皮樣硬,早期能推動,較晚則活動受限甚至固定;
②疼痛:不足1/3的病人有鈍痛和刺痛感;
③乳頭糜爛,有痂皮,要考慮濕疹樣癌;全乳房紅腫,巨塊似炎癥,發展迅速,應注意是否為炎性乳癌。
3.體征
①乳頭回縮固定或向病灶偏斜;
②皮膚出現凹陷,稱"酒窩"征,晚期有"橘皮樣"改變;
③腋下淋巴結腫大。
4.配合多種物理診斷,提示有乳腺癌之可能者,均應直到明確診斷,不可輕易排除乳腺癌。
(二)鑒別診斷
1.乳腺纖維腺瘤:多見于青年婦女(20~30歲左右),腫塊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,圓形或扁圓形,一般在3cm以內。單發或多發,質堅韌,表面光滑或結節狀,分界清楚,無粘連,觸之有滑動感。腫塊無痛,生長緩慢,但在妊娠時增大較快。
2.乳腺增生病:是由于內分泌的功能性紊亂引起,其本質既非炎癥,又非腫瘤,而是正常結構的錯亂。一般有典型體征和癥狀,容易區別。而硬化性腺病常在乳腺內有界限不清的硬結,體積較小,臨床上常難以與乳癌相區別,應通過多種物理檢查來鑒別。
3.乳腺結核:比較少見,臨床表現為炎癥性病變,可形成腫塊,但見時大時小的變化,患者不一定有肺結核,也常伴有腋下淋巴結腫大,臨床有35%的患者難以與癌相區別。
4.乳房囊腫:可分為積乳和積血。積乳多見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,根據病史和體征不難診斷。積血多見于外傷,因積血堵塞乳管,未被吸收而形成炎性腫塊。
5.漿細胞性乳腺炎:常由于各種原因引起乳腺導管阻塞,導致乳管內脂性物質溢出,進入管周組織而造成無菌性炎癥。急性期突然乳痛、紅腫、乳頭內陷、腋淋巴結可腫大,易被誤診為炎癥乳腺癌。當病變局限急性炎癥消退,乳內有腫塊,且可與皮粘連,也易誤診為乳腺癌。
6.乳腺惡性淋巴瘤:較罕見,約占乳腺惡性腫瘤的0.04%~0.52%。好發年齡為50~60歲,女性多見,常為單發。臨床表現常為迅速增大的腫塊,有時可占據整個乳房,腫塊呈巨塊或結節狀、分葉狀,邊界清楚,質堅,有彈性,與皮膚及乳房等無粘連。腫塊巨大時表面皮膚菲薄,血管擴張,并引起破潰。腋淋巴結亦可同時受累。臨床診斷常較困難。X線片常與其他惡性腫瘤不易區分,需經病理切片才能明確。